近期几年,游学这个词渐渐被新生代父母所喜爱,他们想让我们的孩子在寒暑假出去开长见识长开眼界。伴随游学的日渐兴起,各大旅游公司、留学中介纷纷推出各类游学项目,但不少父母却反映孩子出去后只游不学。那样怎么样在游学过程中防止“游而不学”的怪圈呢?
第一在选择游学团体或者中介机构时应注意一下细节:
第一,防止选择“游而不学,获学不多”的团。游学的时间较短,团队活动来去匆匆,有不少父母反映,孩子出国后就是坐在大巴上到处跑,到哪里都只不过和我们的同学打闹,到了名校参观也只不过拍拍照,跟在国内旅游没什么不同;
第二,防止选择非专业老师带队的团。说是领队,但没专业的常识,或者常识面不够广,都不可以够在行程当中给予学生广而深的解说,学生去了卢浮宫也不会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由来,更学不到应有些常识;
第三,防止选择没明确游学主题和目的的团。有的学校和机构组织的“游学”活动,没具体的游学目的,实质上就是 “旅游”。
第二,孩子筹备游学前,也要做一些筹备:
1.行前语言筹备
在孩子出发前父母要帮助孩子积累一些游学国家的平时用语,比如问路,请求等。假如入住寄宿家庭还要知道当地的风俗习惯,防止在寄宿家庭中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2.提早训练自理能力,交流协调能力
为了更好的认知当地文化,大多数父母想让孩子入住寄宿家庭。学生第一要意识到寄宿家庭的home妈home爸并不会像我们的爸爸妈妈那样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住在寄宿家庭学生要尽可能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整理床铺,整理我们的房间等等。在寄宿家庭遇见不懂的事情要准时向home妈home爸发问,不要一意孤行,防止导致非必须的损失。
“游学”与“旅游”有着本质不同,只游不学,是对教育资源的很大浪费。尤其是那些把游学当成留学预备营的学生,更应该注意平衡“游”与“学”的关系。选择游学的水平不在于琳琅满目的景点,而在于对“学”的侧重,内容与孩子的需要相吻合的才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