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养孩子勤勤恳恳的精神
现场声音
在角逐残酷的年代,孩子们需要的不止是常识,更要紧的是自己的意志和毅力。作为父母,大家不可以一味地娇惯孩子,温室中的花朵一直经不起风雨的考验。
虹口区的王女性从女儿三岁起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女儿的毅力和抗压能力。她让女儿从小学习游泳,刚开始女儿感觉累,不想去。王女性通过各种办法勉励女儿去游泳,女儿渐渐适应了,并且变得更有毅力了。目前女儿了解了不可以吃苦就不可能获得成功,也了解了母亲当初逼着自己去游泳是为了她好。目前女儿无需王女性的督促就会主动需要去游泳了。
早期教育青浦的黄小姐则通过身边的小事来培养孩子勤勤恳恳的精神。她让儿子扫地,让他了解扫地其实非常辛苦,慢慢地他就培养了好习惯,还会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黄小姐还会对孩子提出需要,譬如刷碗、倒垃圾或者给母亲敲背,让他了解劳动有劳有获。
黄小姐说,上次孩子来小镇游玩,他自告奋勇拿钱箱,但发现钱箱太重了,他一直用双眼看着自己求助。黄小姐有点心软想要帮他,但她意识到这是训练孩子毅力的时候,这种小小的苦都不可以吃。她在旁边鼓励孩子,最后孩子顺利地完成了任务。黄小姐觉得,对于男生,大家要敢于把重担子交给他们,不要太庇护、娇惯他们。要让男生意识到保护弱者、保护妈妈的责任。
“吃苦”不太可能,但“耐劳”是必要的
闵行的龚小姐觉得,目前家庭环境都非常不错,非常难让孩子吃那些苦。但她会常常携带孩子去爬山,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毅力。刚开始孩子体力非常差,爬了一会就爬不动了,但龚小姐勉励孩子,给他一块糖或一本书作为奖励。慢慢地,孩子变得愈加大,他会拿源于己在各座山上的照片给大伙看,自豪地说是“母亲带我去的”。通过去偏远山区,龚小姐让孩子看到了那里的孩子是怎么样生活的,没肯德基、麦当劳,没乐高、迪斯尼。孩子会感慨地说:“这类小朋友真可怜。”看到孩子在学校和家的表现,龚小姐感觉所有都是值得的。
父母需要转变观念
早教网家庭教育专家乐善耀指出,目前物质生活质量提升了,不少孩子子已经没办法领会生活上的苦。但精神上的“苦”还是非常有必要领会的。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适应不了工作,非常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吃苦,缺少耐力和毅力。所以,要从小培养孩子勤勤恳恳的精神。每一个人的生活道路都是曲折的,难免遇见困境和挫折,而这类困难和挫折总是是生活的转折点。假如孩子有勤勤恳恳的精神,就能越过这类困难,迎接更美好的将来。
培养孩子好品质,父母注意三点
为了培养孩子好的道德品质,专家提出以下三点建议。第一,父母要掌握倾听孩子,给孩子足够的表达和讲解的机会,然后再表达我们的怎么看。第二,要鼓励孩子从小事做起,给他们做事的机会。需要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训练他们的劳动技能。最后,父母要以身作则,起到好的示范带动用途。要坚持不断学习,给孩子打造一个书香环境,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